“蓝火在线”标志性技术成果数据库介绍

建设背景

 

按照一般的定义,技术成果分为职务技术成果和非职务技术成果。职务技术成果是指有关科技人员在执行政府科技计划项目中,履行岗位职责和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形成的科技成果。技术成果从其权利化程度可以分为专利技术成果和非专利技术成果。专利技术成果是指享有专利权的技术成果。专利权是一种财产权,因此,这种技术成果财产权的归属还要根据专利法的有关规定来划分。技术成果是受到法律保护的。

从多年来的技术成果转化实践经验和数据统计看,国内技术成果大多数来源于高校、科研院所的纵向课题产生。而这些技术成果由于最初课题立项、技术成熟度、市场竞争力等多种原因,技术成果直接转化到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一线的几率偏小。中小企业是创新的主力军,对新技术成果的需求远大于传统型大型企业。如何打通中小企业需求、技术成果和专家人才的有效对接联系,形成完整的生态链是摆在技术成果转移转化和产业化道路上的“鸿沟”。

有鉴于此,依托国际科教协同创新联合体核心成员单位的资源优势,以中国高校科技成果交易会平台数据为基础,按照技术成果的来源、行业属性、市场需求度、技术持有者(专家)等综合要素,设计研发了“蓝火在线”标志性技术成果数据库。数据库分为若干子库,包括:1、技术成果项目库;2、专家教授库;3、高校(科研院所)信息库;4、国际合作资源库;5、企业技术需求库等。逐步实现各子库间的匹配对接。

 

现有数据

 

1、技术成果项目库。收录两万余项可转化的最新技术成果项目,包括智能装备、微电子、大数据与通讯、海洋科学与工程、大健康、节能与新能源、环保与资源综合利用、新材料、人工智能、干细胞与组织工程、农林牧业、石油化工、生物医药、煤炭化工、航空航天、建筑建材、电子信息、采矿冶金、交通运输等领域。

2、专家教授库。收录专家信息35000多项,涉及高校(科研院所)300所,基本涵盖了大部分优秀高等院校理工类学院。内容包括专家教授基本信息、研究方向、重大课题项目、专利论文等信息。

3、高校(科研院所)信息库。收录了近500家高校(科研院所)信息,包括基本概况、专业排名、重点特色领域、直接联系人等。

4、国际合作资源库(建设中)。初步计划收录500家欧美、以色列、独联体国家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科技合作信息,包括重点研究领域方向、成果项目、院士专家团队等信息,并不断完善。

5、企业技术需求库。所有技术需求均由企业直接提供,覆盖新材料、人工智能、生物医药、电子信息、现代农业等十余个行业领域。目前收集入库的技术需求近4000项。

你现在的位置是:

服务内容

为更好地发挥并进一步完善“蓝火在线”标志性技术成果数据库(简称“数据库”),国际科教协同创新联合体(简称“联合体”)优先为成员单位提供数据查询和科技咨询服务。利用该数据库,各成员单位可大幅度提升科技信息获取能力和效率,全面掌握高校(科研院所)最前沿的技术成果和专家团队信息,降低项目技术获取成本。

从过往使用情况来看,数据库扮演着参谋和提效的双重角色;其一,它可达到迅速、准确、深层次的效果,辅助梳理关键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历程;其次,经过对过往技术转移业务的消化,建立起基于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科技服务数据建模。通过对科技成果、科技人才、企业产品、企业技术、专利、标准等数据的深度加工和跨领域类型的数据建模,精准定位技术专家和研发团队,深度挖掘研发人员的核心技术,大大缩短了由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地方、企业需求解决难的问题,降低了时间和经费成本,提高了组织产学研对接活动的效率。

 

 

数据定制服务。根据客户需求,精选技术项目、机构、专家数据进行定制推送服务,通过智能化的组织,对每一项科技成果与相关的技术、文献、专利和标准进行匹配关联。

浏览查询服务。借助数据库关联平台(科交会官网)为用户提供方便快捷的网上成果项目的浏览查询服务。“找项目”:提供灵活便捷的查询方式,便于用户从海量技术成果中轻松找到所需要的项目。“找专家”:提供方便易用的专家搜索和得心应手的筛选工具,便于用户轻松找到需要的技术专家。

统计分析报告。利用海量的技术成果数据和多年的数据统计分析经验,为客户提供各种科技成果研发统计分析报告,包括科技成果年度统计分析报告和科技成果研发热点分析报告等,以确保客户能够及时掌握所关注产业领域的研发状态和发展趋势。

成果对接活动。根据客户提出的需求,整合企业、专家、科研机构多方面资源,为客户提供专项对接服务,组织高校(科研院所)重大成果参与对接活动。包括:定位用户特定的需求,在数据库中进行项目、人员、机构的精确匹配,组织线上线下的技术对接服务。

蓝火在线

 

推进科教资源深度融合

促进多元主体协同发展

核心项目